一、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指南》
《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知識》
二、 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和減少模板坍塌安全事故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我部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以及總結安全生產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問題和工作重點,提出預防事故的思路和辦法,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三、應急救援原則
1 常備不懈
2 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
3 迅速、準確
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
指揮部成立坍塌安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 長:宋秉寬
副組長:何獻民
成? 員:楊學斌、孫偉、盛永軍、趙興剛、從德平、趙興偉
職責
指揮部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告后:
1? 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和事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
2? 千方百計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 嚴格執行有關救護規程和規定,嚴禁救護過程中的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避免救護中的二次傷亡和財產損失;
4? 要保護好事故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四、 預防坍塌事故措施
1、模板支架安裝工程的安全技術要求
1? 對模板支架安裝的安全要求:
(1)模板及支撐系統必須具有所需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在安裝時要做到正確無誤;
(2)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必須經過審批;安裝時,必須按經過審批的方案進行,嚴禁任意變動;
(3)新使用的模板及支撐材料,應嚴格進行質量檢查,有不合格或有損壞、缺陷的不得使用;
(4)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保證支撐、支點牢固,不產生相對移動;
(5)模板支撐系統在必要時,應加適當的側向斜撐以抵抗水平推力;
(6)鋼、木支撐不夠長時,可以接長使用,但必須采取措施,保證其連接的強度和可靠性;
(7)支撐高度采用雙層支撐時,必須采取可靠有效的措施,保證其結構的穩定性;
(8)支撐桿件除頂緊上下兩端和固定外,還應在縱橫兩個方向適當高度設置水平拉桿和斜撐(剪刀撐),以加強支撐系統的穩定性;
(9)模板支撐不得使用嚴重銹蝕的鋼管及腐朽了的木材,在安裝支撐時,地面應平整、堅實、垂直安裝,在調整時,應用木楔楔緊,并釘牢;
(10)支模應按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作業。作業中,禁止施工人員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
(11)支設獨立的梁模,應設臨時工作平臺,不得直接站在橫梁上作業或行走。
2? 模板支架安裝后的安全檢查:
模板支架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全面檢查,發現有缺陷或疏漏之處,要立即進行整改或補救。具體檢查內容有:
(1)模板材料有損傷或缺陷;
(2)模板的安裝尺寸及規格是否符合設計或施工圖的要求;
(3)支架(支柱)與地面是否有上浮、下陷或滑動;
(4)支架(支柱)與頂部支撐結構、模板是否連接牢固;
(5)模板與支撐的斜向和水平支撐是否適當;
(6)支架(支柱)接頭是否牢固,鋼管支柱連接件是否扣緊;
(7)有接頭支是否超過規定,且是否分布均勻;
(8)模板支撐的水平拉桿是否適當;
(9)雙層模板的支撐、立柱的結合及斜撐狀況舒服良好,內模支撐是否可靠易拆。
(10)支撐作業細節是否有疏忽和遺漏。
3? 模板支架拆除的安全要求:
(1)模板拆除應經過施工負責人的同意后方準進行,并嚴格遵守“拆模作業”的規定執行;
(2)高處、復雜結構模板的拆除,應派專人指揮和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在地面劃定作業范圍區設置警戒線,非作業人員嚴禁進入該區域;
(3)工作前應事先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工作時,思想要集中,防止釘子扎腳或從高空墜落造成人員傷害。
(4)遇到六級以上大風時應暫停高處作業,在風雨過后,應先清理施工現場,待工作處不打滑時,再進行作業;
(5)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長撬桿,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6)已經拆除的模板、拉桿、支撐應及時運走或妥善堆放,嚴防操作人員扶空、踏空而墜落;
(7)在砼梁體、平板上預留洞孔處的模板拆除后,應隨即在梁洞上用木板將洞口蓋嚴,并設圍欄防護;
(8)拆模未完,暫時停止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好,防止突然掉落,倒塌傷人;
(9)拆除大型模板時,嚴禁用機械強拉硬拽;
(10)拆除模板時,應按順序分段進行,嚴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積撬落和拉倒,模板拆除后,不得留有松動懸掛的模板。放落在地上的模板支撐、支柱、拉桿等對象應及時運到指定的地點按要求堆放。保證文明施工。
.2、對模板支架變形進行觀測
模板的安裝由各單位測量組精確定位。在砼澆注過程中,設臨時沉降觀測點和板面變形觀測點,現場人員對模型的變形情況進行觀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主管模型的技術人員和各作業隊技術負責人、副經理以及經理部主管模型的副總工程師,并采取措施進行糾正。
3、建立旁站檢查制度
經理部所屬各作業隊設置一名專職技術干部專管模型支架,對模型支架的施工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并指導施工;經理部安檢工程師以及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對模板起升用的鏈條葫蘆、鋼絲繩以及施工平臺、支架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能進行模型的施工。現場領工員要對施工過程中安全情況進行檢查、監控、旁站。在模型施工過程中,各作業班組要設一名指揮人員對作業過程進行指揮。
模板施工一旦發生緊急異常情況和事故,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及施工作業人員要迅速將情況上報到各作業隊技術主管和現場副經理并及時上報經理部。經理部將及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現場施救。
4 事故處理
1 事故上報必須實行系統上報制度,即事故工點第一管理者必須立即向各自經理部第一負責人報告,安技人員必須向經指揮部安質科報告,調度人員必須向指揮部調度報告,確保各系統信息及時、準確,為事故處理和消除損失的擴大贏得時間,指揮部將在1小時內及時上報公司和當地安監局。
2? 事故上報程序
(1)工程安全事故上報程序
事故程度
傷亡情況
上報時間
報告程序(逐級上報)
重傷
人身局部或完全喪失勞動力
立即(2 小時內)
指揮部、公司
死亡
1次死亡1-2人
立即(1小時內)
指揮部、公司、安監局
較大傷亡
1次死亡3-9或重傷10人以上
立即(半小時內)
指揮部、公司、安監局
重大傷亡
1次死亡10人及以上
立即(半小時內)
指揮部、公司、安監局
3?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原則
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及時準確。
4? 事故調查處理程序:
組織調查組,明確任務,進行分工,盡快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清責任,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填寫調查報告書,結案歸檔。
傷亡事故發生后,應按照“四不放過”原則,盡快進行調查處理,以便弄清情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吸取教訓、采取措施、改進工作,并使領導和職工群眾從中受到教育,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在調查時,要全面細致查看現場,聽取當事者、知情人、見證人和基層領導的陳述;要注意發現痕跡,廣泛收集物證;要做詳細記錄,進行拍照、畫圖和錄象;要及時了解醫療部門對傷亡情況的報告;要組織計劃、物資、財會部門提出經濟損失的分析報告;根據需要,向有關部門索取與事故有關的生產、技術、設備的資料;組織技術鑒定和模擬試驗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