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全應急預案
為及時有效防止事故擴大,降低員工生命危險,最大限度減小經濟損失,確保工地安全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及相關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預案。
1.1 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及救援隊的組成、職責與分工
(1)救援領導小組及職責
項目部成立生產安全與環境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由項目經理部及各部室成員組成。發生安全或環境事故時,以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項目經理任總指揮,項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組織指揮,并負責應急救援處理工作。
組 長:組織指揮項目部發生的安全或環境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具體指揮工作
成 員:協助組長和副組長做好事故的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通信組負責事故現場的通信聯絡和對外的聯系。疏散組負責現場中毒、負傷人員的搶救和護送到醫院急診部。安全組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現場管理等工作。
(2)救援小組
應急預案啟動后,各應急救援隊根據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揮趕赴現場進行搶救,各應急救援組組成、職責與分工如下:
①通信聯絡組
職責:負責通信聯絡等事宜,將事故的情況迅速告知各小組。
②疏散引導組
職責:負責及時救治傷員,控制事故的蔓延,安全轉移人員和貴重物品及救治傷病員。
③安全防護組
職責:負責疏散消防通道,疏散人群和治安警戒,做好防洪日常檢查工作,有問題及時處理上報。
④醫療救治組
職責: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
⑤搶險、滅火行動組
職責:負責組織組員趕赴現場,組織搶險、滅火。
⑥事故調查組
職責:負責事故發生原因的調查與分析處理,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同時協助公安、消防善后工作。
1.2 應急響應
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或駐地發生無法預料的需要緊急搶救處理的危險時,應迅速逐級上報,流程如下:
(1)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項目部負責人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切斷事故源;
(2)項目負責人和有關人員接到報警后,要迅速趕到現場,同時通知項目指揮小組和救援隊迅速趕往事故現場,指揮搶救受傷人員、疏散逃生,嚴重傷者送到醫院搶救,在保護好現場的前提下,對現場的安全狀況做出迅速反應,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事故現場做緊急處理后,迅速準確的向公司主管領導和部門報告。
(4)當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指定具體防范措施。
由綜合部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指示可由施工單位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施工單位處理不了則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請示,請求啟動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由建設單位的質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
①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到值班室,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119等求救電話。
②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綜合部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
③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
1.3 突發事件應急
(1)支架模板倒塌應急措施
①事故發生后視查現場情況,立即用切割機等工具搶救被支架壓住的人員,挖掘被掩埋的人員,并轉移到安全地方。
②保持受傷人員呼吸道暢通,清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以防窒息。
③進行簡易包扎、止血,若有骨折時應及時用夾板等簡易固定后立即送醫院。
④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
⑤盡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2)高空墜落應急救授處理
緊急救護的基本原則是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減少傷亡。并根據受傷程度進行救護。
①配備急救箱有效急救藥品。
②出血必須先止血。
A、傷口滲血:用消毒紗布蓋住傷口,然后進行包扎。若包扎后扔有較多滲血,可再加繃帶,適當加壓止血或用布帶等止血。
B、傷口出血呈噴射狀或鮮血液涌出時立即用清潔手指壓迫出血點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斷,并將出血肢體抬高或舉高,以減少出血量。有條件用止血帶止轎。再送醫院。
③骨折急救
A、肢體骨折可用夾板或木棍、竹桿等將斷骨上、下方關節固定,也可利用傷員身體進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動,以減少疼痛,防止傷勢惡化。
B、開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應先止血,固守,并用干凈布片覆蓋傷口,然后速送醫院救治,切勿將外露的斷骨推回傷口內。
C、疑有頸椎損傷,在使傷員平臥后,用沙士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轉狀況兩側至頸部固定不動,以免引起截癱。
D、腰椎骨折應將傷員平臥在平硬木板上,并將椎軀干及二側下肢一同進行固定預防癱瘓。搬動時應數人合作,保持平穩,不能扭曲。
④顱腦外傷
A、應使傷員采取平臥位,保持氣管通暢,若有嘔吐,扶好頭部,和身體同時側轉防窒息。
B、耳鼻有液體流出時,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輕輕拭去,以利降低顱內壓力。
C、顱腦外傷,病情復雜多變,禁止給予飲食,應立送醫院診治。
(3)燒傷急救
①電灼傷,火焰燒傷或高溫水燙傷均應保持傷口清口,傷員的衣服鞋襪用剪刀剪開后,除去。傷口全部用清潔布片覆蓋,防止污染,四肢燒傷時先用清洗冷水沖洗,然后用法除布片或消毒紗布覆蓋送醫院。
②強酸或堿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迅速將被侵蝕的衣物剪去,為防止酸堿殘留在傷口內,沖洗時間一般不少于10分鐘。
③經醫務人員同意灼傷部位不宜搽任何東西和藥物。
④送醫院途中,可給傷員多次少量口服糖鹽水。
(4)凍傷急救
①凍傷使肌內僵直,嚴重者 骨骼,在救護搬運過程中動作要輕柔,不要強使其肢體彎曲活動,以免加重損傷,應使用擔架,將傷員手臥并抬至溫暖室內救治。
②將傷員身上潮濕的衣服剪去后用于干燥柔軟的衣服覆蓋,不得烤火或槎
③全身凍傷者呼吸和心跳有時十分微妙,不應誤認為死亡,應努力搶救。
(5)中暑應急措施
輕度患者:現場作業人員出現頭昏、乏力、目炫現象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出現二次事故,其他周邊作業人員應將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濕毛巾等。并通知項目部醫療救護人員進行觀察、診治。
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當作業現場出現中暑人員時,作業周邊人員應立即通知項目部,并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至陰涼通風區域,觀察其癥狀,以便于醫療人員來臨時掌握第一手醫治資料。項目部應根據具體情況,由應急組長決定是否啟動防暑降溫預案。并立即組織救護人員親臨現場對事故人員進行救治。癥狀嚴重者,在項目部醫療設備無法救治的情況下,應第一時間轉移到最近的醫院進行觀察、治療。
(6)事故處理注意事項:
①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查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及時通知有關負責人。
②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以免嘔吐誤吸。
③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