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經常遇到粉塵、噪聲、高溫、以及有毒有害氣體,有毒有害氣體主要種類有:CH4、CO、CO2、NO2、SO2、H2S等。以上有粉塵、噪聲以及有毒有害氣體,對人體傷害影響較大,必須提高警惕,加強檢測和管理工作。???????
(二)粉塵、尾氣
粉塵對工人的身體的影響也稱矽肺病。是由于游離的二氧化硅粉塵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在人的肺泡上發生堆積,影響氣體交換,最后導致人的肺泡失去作用,肺組織全部纖維化。
(三)噪聲
長時間在工作環境中接觸頻率較大的聲音從而引起人的反感、煩燥不安,長時間或較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環境下,還可能引起人的神經系統出現某種障礙和病變(聽力損害和神經衰弱等),引起人體的內分泌失調等情況出現,聽覺器官受到嚴重傷害。
(四)有毒有害氣體
在工作中長時間的接觸高濃度的有毒有害氣體,導致急性中毒或死亡。
(五)高溫
是由于人體長時間在較高的溫度環境下工作,導致中暑、可能導致職業性白內障、頭痛、頭暈、眼花、惡心、嘔吐,最后竟暈倒的現象。
(六)職業病危害事故級別: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
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發生群體性職業衛生事故后,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救援人員要按照“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遇害者進行急救。在遇到急性職業危害時救援人員要按照本著“先活著后死者、先重傷后輕傷,先易后難”的原則救險。遇到緩慢性職業危害時要對遇害者盡可能的醫療康復。
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成立應急救援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 員:XXX? XXX? XXX? XXX
(二)職責
組長:負責組織指揮煤礦的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1)組織啟動本礦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組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演練;
(3)檢查督促做好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預防措施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資、器械、防護用品等各項準備工作。
副組長:協調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1)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發布和解除職業病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2)組織指揮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3)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理情況,并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4)組織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組員:協助組長、副組長揮做好職業病危害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工作;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指揮、維護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必要時代表指揮部發布有關信息。
四、預防與預警
(一)危險源監控
必須認真落實本礦管理制度,切實把防治巖塵、煤塵、有毒有害氣體、高溫、機械設備的各項管理規定及治理措施落到實處,不斷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防止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具體采取如下措施:
(1)必須完善防塵灑水管路系統,防塵管路的管徑選擇滿足生產和防塵灑水需要。
?? (2)挖掘工作面必須采取路面濕式打眼、轉載點噴霧灑水。
(3)必須有預防和隔絕粉塵的措施,噴霧降塵裝置設施的設置必須符合規定要求。
(4)測塵與測風同步進行,測定全塵和呼吸性粉塵濃度,采掘工作面根據實際情況要隨時進行測塵,發現粉塵濃度超限時,必須加強路面注水、噴霧降塵等防塵措施。
(5)對機械設備完善防護消聲裝置。
(6)定期組織員工進行這也并防治體檢,定期組織開展職業病防治專項培訓。
(7)加大職業病危害宣傳力度,提高員工的職業病防治意識。
(8)及時監督項目部配備和發放職工勞動保護用品,尤其是直接接觸職業病有害因素的崗位,特別是掘進工作面,對掘進工作面工人發放防護口罩,對噪聲嚴重區域發放防噪護具。
(二)預警行動
加強職業衛生管理,一旦發現有群體性隱患,就要啟動應急預案,發布事故預警,避免職業衛生事故發生。
五、信息報告程序
調度室接到群體職業衛生事故匯報后,立即將事故概況向值班領導匯報,并根據值班領導的指示,向總經理匯報,同時向組長副組長長匯報。
匯報內容主要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初步原因;已經采取的措施;現場人員狀況、人員傷亡及撤離情況等。
通知順序如下:事故發生地點—→調度室—→值班領導—→組長—→副組長—→成員。
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在1小時內向公司領導報告。
六、應急處置
(一)響應分級
調度室接到市政工程事故匯報后,立即匯報值班領導,并立即通知應急小組,由組長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以及啟動哪一級別應急預案。
(1)發生特別重大傷亡事故,已經或可能導致30人以上群體發生職業病,為Ⅰ級響應。
(2)發生特大傷亡事故,已經可能導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群體發生職業病,為Ⅱ級響應。
(3)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已經可能導致3人以上、9人以下群體發生職業病,為Ⅲ級響應。
(4)發生一般傷亡事故,已經可能導致1人以上、3人以下個體發生職業病,為Ⅳ級響應。
(二)響應程序
市政工程衛生事故發生后,調度室為發出預警通報的責任單位。當調度室接到發生急性職業衛生事故的匯報后,立即撤出災區人員和停止災區供電,按應急預案規定的順序通知、技術負責人等有關人員,有關人員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匯報,組織應急小組,成立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制定救災方案,救護隊進行救災工作直至災情消除、恢復正常生產;當調度室接到發生緩慢性職業衛生事故的匯報后,立即向職業病危害防治機構匯報并聯系醫院對遇害者進行身體檢查、醫治。
七、應急保障
(一)應急物資保障
根據實際情況,在各施工項目部放不同數量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藥品。
(二)應急檔案管理
建立《職業病危害管理機構》、編制《職業病危害計劃與實施方案》、編制《職業危害防治培訓計劃》、建立、健全的職業衛生檔案。
??????
?????? XXXXXXXXXXXXXX
??????????????????????????????????????????????????????????????????????? 2014年4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