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1.1? 事故類型
??????? 礦井水災
??????? 1.2? 危害程度分析
??????? ****煤業有限公司礦井充水水源主要有地下水、老空水、小窯水及地表水。
??????? 1.2.1? 地下水:礦井主要含水層是奧陶系石灰巖含水層,靜止水位標高在880m,井田煤層均位于奧灰水位之上,不存在帶壓開采煤層。各煤層突水系數均小于臨界突水系數0.06MPa/m, 奧陶系石灰巖巖溶水對井田各煤層突水的可能性較小。但必須加強防范和管理。
??????? 1.2.2? 老空水:本區煤炭開采歷史悠久,井田內分布有小窯破壞區,僅2+3、4號煤層存在采空區,會有采空積水。井田四周為西曲煤礦,各煤礦已開采多年,均已形成不同程度的采空積水區。周邊煤礦的采空積水及小窯破壞區積水是對礦井安全生產的最大威脅。
??????? 1.2.3? 小窯水:礦井周邊相鄰地方資源有一些小煤礦開采,如與本礦連通,受洪水威脅后可能危及本礦。
??????? 1.2.4? 地表水:井田內無常年性河流,均屬于季節性沖溝,平時基本無水,雨季時有短暫洪水流過。井田內各含水層的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各含水層均沿裂隙、巖溶向深部徑流或以泉水形式排泄。井田內地形相對高差181.4m,地表徑流較快,不易積水。但必須加強防范和管理。發生井下水災,會造成淹井或人員重大傷亡及財產經濟損失。
???????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 2.1?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應急救援工作要把搶救遇險人員生命放在首位,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 2.2?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總指揮負責指揮、協調礦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及有關部門科室領導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
??????? 2.3? 現場自救互救和等待救援相結合,充分發揮現場人員自救互救作用。現場無法安全自救互救時,遇險人員要樹立信心,等待救援。
??????? 2.4? 預防為主,科學救援。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救援與預防相結合。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改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條件,提高救援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水平,增強井下職工應急救援意識和能力并發揮其作用。
??????? 3? 組織機構及職責
??????? 組織機構及職責執行礦綜合預案的相應內容。
??????? 4? 預防與預警
??????? 4.1? 危險源監控
??????? 4.1.1? 礦地測科負責井下防治水工作,按年度、季、月編制水情預測預報,建立健全礦井水文地質數據。
??????? 4.1.2? 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防治水規定》等有關規定,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對存在水患的工作面,應提前采取探、放水措施,由地測科負責編制專門的探放水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探放水。
??????? 4.1.3? 汛期到來之前,由地測科組織專門人員對礦井開采造成的地表塌陷、裂縫及周邊煤礦開采與封堵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覆蓋充填,疏通水道或封堵小礦等措施。
??????? 4.1.4? 汛前,由防汛辦組織人員對各井口排洪設施進行檢查,及時疏通排洪溝渠,并儲備防灌井物資。
??????? 4.1.5? 防止礦井水災事故的措施。
??????? 執行綜合預案中“礦井水災事故控制風險計劃”相關內容。
??????? 4.2? 預警行動
??????? 4.2.1? 各生產隊組作業中發現透水預兆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匯報礦調度室后,按避災路線撤退。
??????? 4.2.2? 各單位要配備足夠的排水設備和管線,并定期檢修維護,確保運轉正常,并定期清理水溝,水倉淤積物。
??????? 4.2.3? 要定期組織防水閘門(若初設設計)、防水密閉的檢查、試驗,確保設施完好。
??????? 5? 信息報告和程序
??????? 執行礦綜合應急預案相應內容。
??????? 6? 應急處置
??????? 6.1? 響應程序
??????? 水災事故回應級別定為Ⅰ級回應。
??????? 6.2? 響應程序
??????? 水災事故發生后,礦立即啟動綜合應急預案,應急指揮中心立即向集團公司指揮中心匯報,請求支持。
??????? 7? 現場處置預案
??????? 7.1? 井下發生水災事故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報告調度室和礦值班領導,并盡可能就地取材迅速加固工作面,堵住出水點,防止事故擴大。
??????? 7.2? 如果情況緊急,水勢兇猛,無法搶救時,人員應按作業規程規定的避災路線由下往上撤退。切勿進入透水水平以下沒有通道的巷道。
??????? 7.3? 人員撤離行進中,應抓牢支架或固定物體,以防止被水中流動的矸石和木頭撞傷。
??????? 7.4? 在撤退沿途和經過交岔口,應留設標記,提示救援人員。
??????? 7.5? 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無法撤退時,應有組織地在獨頭工作面躲避。避災期間要盡量減少體力消耗,節約礦燈電源,可采用壓風呼吸,并定時敲擊管路和石塊等物體發出呼救信號。
??????? 7.6? 礦應急指揮中心立即通知相關區域人員按避災路線撤退,根據災情決定是否請求救護大隊給予救援。
??????? 7.7? 井下救援基地由一名副礦級領導擔任井下救援指揮,配合救護大隊進行搶險工作。
??????? 7.8? 勞資人事科、礦調度室、機電運輸科礦燈房及隊立即統計當班入井人員所在區域,安監處、綜合科實行入井管制。
??????? 7.9? 機電運輸科由一名科長帶領救災人員進入中央水泵房,確保主水泵正常運行。
??????? 7.10? 地測科由一名科長帶領專業人員及時觀測水情,必要時組織人員關閉防水閘門。
??????? 7.11? 老窯及采空區透水時,通風科要派專人查清災區的有害氣體濃度,防止救援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
??????? 7.12? 地面洪水灌井時由一名礦級領導帶領救援隊伍趕到地面進水點,堵住進水口并疏通地面排水通道。
??????? 7.13? 搶救長期被困人員升井時,要用黑布遮住眼睛,禁止用燈光照射其面部,不要急于抬出井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