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煤礦建設的進度加快,設備不斷的增加,機電方面的人員嚴重缺乏。機電設備監管不到位,機電監察力度和深度不夠,各種管理制度不健全,機電人員的業務素質低、安全意識差等各種問題作出的一些應對措施,通過這些措施來加強煤礦機電安全管理工作。
一、 煤礦機電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 機電設備監管不到位
近段時間我礦的發展越來越快,新設備的投入越來越多,新投入的設備沒有及時拿出設備操作規程和設備使用與檢修注意事項,交接班記錄不真實,大多數的機電設備也沒有落實到機電人員的頭上,沒有具體的監管人,使機電設備沒有得到更好的管理而出現各種問題。
2. 機電監察力度和深度不夠
煤礦安全監察員在認識和素質上不足,煤礦機電專業性強,所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要求監察人員素質要全面,而有時候又沒有詳細的執行標準說明,甚至有的還有一定的回旋余地,無十分準確而清楚的界限,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監察過程中有時難以把握。煤礦機電安全監察員大多從基層而來,深知基層之甘苦,有時一下難以完全放下情面。在專業性很強的機電安全監察中,又由于專業監察人員少,而機電運輸系統戰線長、范圍廣,安全監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監察的隨機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動性。
礦井機電比其他專業復雜,而現場監察中,監察范圍基本上放在設備狀況,是否失去防爆性能,一些表面現象上,掩蓋了不少深層次問題,缺乏對管理制度、安全性能、動態情況的了解。在監察中做到自己去動手、去打開開關、去檢查各類保護、去翻閱各類記錄資料,深入采掘工作面、深入機房、深入到車間、區隊發現問題、督促被檢單位整改的情況少。
3. 機電管理制度不健全
按照新的煤礦機電質量標準化規定,礦井應設有機電主管部門和電氣、電纜、小型電器設備、防爆檢查等專業化管理小組,并要發揮作用。但有大多數的礦井并沒有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反而大量壓縮機電安全管理小組的編制,專業小組設置不健全。此外,按該標準規定,每個礦井應建有17種基本機電管理制度,但有大多數的煤礦并沒有按照規定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或者雖然建立了,實際上并沒有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只是當做應付上級檢查的工具。
4.機電人員缺乏、業務素質低、安全意識差
近幾年隨著煤炭產量的提高,機電人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由于前幾年我國煤炭行業專業人才培養的斷檔及“跳槽”轉行,造成了現階段我國煤礦機電行業的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的嚴重不足,所以,盲目大量的招聘機電人員就使機電隊伍的整體素質下滑,有些新招聘進來的員工連井都沒有下過,有些也只是剛剛接觸煤礦機電行業。現在煤礦機電人員的三低現象(文化水平低、專業素質低、安全意識低)比較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