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可能發生事故的自然條件、原因
??????? 1.井田地層充水豐富、補給條件充分,有老空水、導水斷層發育,同時又存在盲目開采現象;
??????? 2.在生產建設過程中,確定的隔水巖柱及新、老采區隔水煤柱不合理;
??????? 3.雨季防汛不力,大量地表水通過井筒、地面裂隙涌入井下;
??????? 4.麻痹大意,喪失警惕,沒有嚴格執行“先探后掘,有疑必探,不探不掘”的探放水制度。
??????? 二.易發生水害的地點:
??????? 1.掘進工作面接近承壓含水層、溶洞、導水斷層附近、老空水、封閉不嚴的鉆孔等;
??????? 2.采煤工作面回采過程中,由于動壓影響造成隔水煤巖柱破壞。
??????? 三.預防水災事故的措施
??????? 1.加強礦井水文地質工作,摸清采掘區域內斷層、含水層賦存狀況及準確位置、標高情況,及時做出水文地質分析報告,提出防范措施,不失時機的做好防水、治水工作;
??????? 2. 堅持執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不進也探”的原則,工作中應制訂出安全可靠的探放水措施并認真執行;
??????? 3. 經常觀察井下涌水變化情況,發現水量加大時,除向有關領導報告外,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 4. 定期清理水倉和檢修排水設備,確保水倉的有效容量和排水能力;
??????? 5. 接近可能發生災害水源時,必須查明水頭壓力和充水情況,根據煤、巖硬度系數,確定合理的防水煤巖柱尺寸;
??????? 6.礦井采空區、報廢巷道要及時填圖,為防水做好資料準備;
??????? 7. 遇到下面任何一種情況必須進行探放水:
??????? 1)接近含水層;
??????? 2)接近水文地質條件不清楚的構造。如:斷層、密集裂隙帶等;
??????? 3)接近地質鉆孔,特別是封閉不好的地質鉆孔;
??????? 4)接近可能積水采空區、老巷;
??????? 5)有透水預兆采掘工作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