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第四季度以來,全國部分地區的鄉鎮煤礦和一些國有煤礦安全狀況不好:在國有重點煤礦中,特大瓦斯爆炸和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時有發生;鄉鎮煤礦事故更是接連不斷,反復較大;重大、特大事故總的呈上升趨勢。
??? 1 當前煤礦事故多發的原因分析
??? (1)少數領導指導思想不端正,沒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一些地區和煤礦的領導同志沒有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沒有把安全生產擺在首要位置上,當生產、效益與安全發生矛盾時,不是首先保證安全,堅持安全第一,而是放松對安全的要求。有的事故單位采掘工作面風量明顯不足,瓦斯時常超限,卻不及時采取堅決措施進行瓦斯治理和強化通風,而是繼續組織生產,甚至高強度生產,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 (2)煤炭企業安全投入減少,保障安全生產的條件大大降低。由于煤炭市場持續疲軟,貨款拖欠增加,資金極度緊張,影響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職工基本生活,一些企業安全投入大為減少,有的甚至談不上投入。如陜西省截止1999年5月止,共被拖欠貨款7個多億,其所屬局礦、公司全部欠發工資,安全資金投入不能落實和保證。吉林省截止到1998年末,國有重點煤礦安全欠帳近1.66億元,其中缺自救器32330臺,瓦斯檢測儀2930臺,瓦斯探頭163個。據初步了解得知,現在94個國有煤礦下放給省里后,真正能保證安全投入的只有5個,其余的發工資都困難,根本無法在安全上進行投入。
??? (3)少數干部工作作風漂浮,放松現場管理。不少單位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思想松、紀律松、管理松”的問題。一些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工作作風不扎實,安全工作抓得不實不細,對井下的問題心中無數,往往講得多,干得少;浮在上面的多,下井的少;有的以包代管,甚至包而不管。一些單位現場監督檢查工作也很不得力,不能嚴格執行“三不生產”原則,導致勞動紀律松馳,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現象時有發生。過去一直堅持比較好的質量標準化工作也出現較大滑坡,使安全生產失去可靠基礎。
??? (4)一些煤礦對瓦斯災害的超前預防工作重視不夠,事故隱患嚴重。在事故的調查處理中發現,一些單位沒有按規定設置監測裝備和瓦斯報警斷電儀;有的裝備了,但維修管理跟不上,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工人用工作服包住瓦斯探頭而冒險蠻干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一些高突礦井不重視瓦斯抽放工作,有的雖有抽放系統,但采、掘、抽嚴重失調,預抽欠賬;還有的礦井巷道失修嚴重,通風斷面嚴重不夠,加之通風設施質量不好,造成工作面風量嚴重不足;一些礦井通風系統不合理、不可靠,風流短路和循環風現象時有發生;有的煤礦采掘工作面高強度生產,但沒有實施可靠的通風安全措施,工作面回風流瓦斯超限頻繁,這些都是造成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誘因。
??? (5)有的煤炭企業技術管理混亂,業務保安工作落實不夠。一些礦井的許多重大隱患和問題長期存在,有的甚至從一開始設計時就存在和留下了安全上的隱患,在生產過程中又遲遲得不到整改。如采區部署不合理,工作面密度過大,甚至在高瓦斯區域內密集布置許多采掘面,造成了風門過多,通風系統復雜,發生事故后容易造成事故擴大。
??? (6)煤礦工人安全培訓滯后,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職工素質普遍較低。煤礦事故多發和技術管理水平低的問題,暴露了職工安全技術培訓工作的差距。大量生產一線的工人,特別是農民工,他們是傷亡事故中受到傷害的主體,但是他們當中一些人也往往是傷亡事故的直接責任者。從調查中發現,目前煤礦一線職工中80%以上為農民協議工,他們文化基礎差,招工到礦后僅僅經過短暫的培訓就進入采掘一線,部分職工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安全措施都不了解,自主保安意識相當淡漠,不具備起碼的抗災害能力。特別是許多從農協工中提拔上來的基層現場管理干部,素質偏低,對規程一知半解,執行很不自覺,對災害應變能力較差。
??? (7)鄉鎮煤礦的濫采亂挖給自身的安全生產埋下了嚴重的隱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礦的安全生產。煤炭行業關井壓產以及整頓煤炭生產秩序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地區繼續非法開采,煤礦生產秩序仍然比較混亂,反復較大。許多無證非法小煤礦根本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卻仍然私開濫挖,超層越界,爭搶大礦資源,不僅自身事故頻發,而且往往殃及大礦的安全生產。
??? 2 搞好煤礦安全生產應采取的對策
??? (1)進一步理順和健全國家煤礦安全監察體制,加強國家對煤礦的安全監察力量。安全生產實行國家監察,以及企業的安全管理體制是以法制的形式確立的,是對生產實踐活動進行安全綜合管理的組織保證體系。我國現行的“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的安全監察的管理體制是符合企業安全管理客觀要求的,并在安全生產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應在加強國家對煤礦的安全監察力量上下功夫,調整充實煤礦安全監察人員,設立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代表國家履行對煤礦的安全監察職責,加大對國有企業下放后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監察力度,督促企業嚴格管理,加大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的外部壓力,確保安全生產。
??? (2)調整和改善局、礦兩級安全監察機構的管理,強化企業的安全監察工作。當前局礦兩級安全監察機構(礦務局安監局、礦安監處)在實際工作中,逐步演變為局、礦行政領導下的一個工作部門,很難在生產過程中大膽履行安全監察職能,尤其是當安全與生產發生沖突時,往往安全服從生產。有鑒于此,礦務局安監人員最好由上級煤炭管理部門派出并負責管理;礦安監人員由礦務局派出和負責管理,以此來強化企業的安全監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