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企業是一個高危行業,職工是一群特殊的群體,煤礦生產大多數是在井下作業、地下開采,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五大災害時刻威脅著職工的生命安全,目前,井下工人超過8小時的工作時間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有的甚至超過十幾小時,這種現象已成為煤礦安全管理的一大隱患,如何整治井下超時延點現象,為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保障職工的健康權和休息權,是目前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的一個突出問題。
1 煤礦企業井下工超時延點的原因分析
在煤礦井下工超時延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方面的理由,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①勞動組織與工時利用方面的原因,在井下施工的過程中,每一循環作業的施工工序都是相互銜接的,既有平行作業,又有交叉作業,有時某一施工工序的影響或處理不及時都有可能影響到下一施工工序,影響到整個作業時間。②供電、機械運輸設備的影響,煤礦井下作業機械運輸設備較多,老化的機械設備如不及時檢修和維護,極易影響到生產。③生產單位趕超計劃加大了現場工作量,為急于趕產、超產而強壓班組計劃,加大現場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都有可能延長工人的井下工作時間。④井下地質條件的變化,煤礦的地質條件極為復雜,不可控制的因素較多,當遇到特殊地質條件變化時給工作環境威脅較大,無形當中就加大工人的工作任務。⑤其他方面不可預測的因素造成的工人超時延點。
2 工作超時延點的安全隱患
工作超時延點一方面增加可井下工人的勞動強度,造成工人體力不支,給安全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形成了一種新的安全隱患
它所帶來的危害主要有:
2.1 工作時間的延長也有背于國家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勞動這每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工作制,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超過三小時,企業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的工作時間,并糾正那種依靠加班延點趕超生產任務的做法。
2.2 形成工作過程中的危險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是系統中導致事故的根源-----危險源,強調通過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達到減少事故的目的,GB/TB861---1992《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表》中,危險源的共分6種類型,其中心理、生理的危害因素列入其中,其主要包括負荷超限,體力、聽力、視力等其他負荷超限,從危險源的辨識看,由于工人的長時間的井下作業,超負荷的危害,如:感知的延遲,辨識的錯誤,甚至產生行為性危害因素,如:操作失控,違章作業等等。
2.3 超時延點造成工人疲勞,同時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井下工人工作時間過長,容易造成人體生理、心理機能的下降和紊亂,進而導致人為失誤和差錯的增加,據煤礦事故案例統計分析,有的事故直接原因歸于操作者的過度疲勞,在井下生產過程中,由于超時延點,工人的勞動強度加大,使作業者產生一系列的身體癥狀和意識癥狀,影響到作業人員的行為,進而引發事故,具體表現為:①無力感,生理的超負荷,表現一種特殊的感覺,有時工作過程中很難繼續堅持,出現體力不支,全身乏力等現象。②注意力的失調,在井下工作較長時間,工人容易過度疲勞,注意力分散并表現為怠慢少動,或者相反產生雜亂的好動,游移不定,產生急躁不安情緒等。③意志的減退,工作時間的延長,人的決心、耐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減退,容易缺乏工作信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往往會產生省勁出現違章的心理。④記憶和思維的故障,由于延點工人可能忘記規程的相關規定,使自己的工作雜亂無序,與此同時也有損于思維過程,出現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⑤產生疲勞和睡意,井下工作崗位要害工種多,一時的疏忽就有可能釀成大的事故,延點容易帶來過度的疲勞并產生睡意,以至在操作過程中失去控制,出現違章行為。
3 治理延點的相關措施
井下工人的長時間的延點工作,既給職工個人的身體帶來傷害,也給企業的安全管理帶來一定的隱患,有點延點現象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只要加大管理,采取得力的措施,長時間的延點現象就能得到有效治理,治理延點的措施主要有:①按規程規定標準施工,實行正規循環作業,堅持正常的三班到點交接班制度。②合理優化施工工序,加強工時利用,推行平行交叉作業。③精心組織井下生產,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減少生產過程的影響時間。④改進生產技術,推廣機械化,盡量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⑤實行問責制,加大現場監督,追究延點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4 實現本質安全,必須整治超時延點
煤礦的安全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實現本質安全關鍵在人,在人一機----環境系統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因此,人是安全生產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因素,人如果超時工作,過度疲勞,不僅表現為身體不適,特別在心理方面,工作水平低下,自我控制能力差,出現意外緊急情況時缺乏隨機應變能力,從煤礦特殊生產環境和事故案例的分析來看,只能通過治理超時延點現象,減少“三違”,實施正規循環作業,消除因超時延點帶來的安全隱患,才能達到本質安全。天能馬莊煤礦堅持以人為本抓安全,近年來圍繞整治井下超時延點現象,礦專門下發整治超時延點的管理規定,當班超過一個小時,當班不記產量,干部按違章論處,把尊重人的價值,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愿望,促進人的發展,作為企業安全發展的核心理念,想方設法為井下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保證職工八小時內工作好,八小時外休息好,今年上半年通過治理超時延點現象,井下的“三違”行為大大減少,“三違”人次比去年的同期減少36人次,安全生產步入良性循環,較好地保證了安全生產,截止目前,礦井已實現安全生產7周年之多。
5 建立治理超時延點的長效機制,塑造本質安全人
煤礦企業的目標是實現安全生產,達到本質安全,通過治理井下的超時延點現象,減少習慣性“三違”行為,努力塑造想安全會安全、能安全的本質安全人,改善工人的井下作業條件,減少工人的勞動時間,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這就需要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上上下下達成共識,在全礦形成安全觀念的共鳴,其次是建立一套治理井下超時延點的監督管理體系,嚴格考核兌現。當然,治理井下超時延點不是想一時抓一時的事情,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需要各個部門持之以恒地堅持,做出堅持不懈的努力,特別是安全管理人員要負責現場的監督落實,通過根治超時延點現象,徹底杜絕“三違”行為,煤礦安全生產的決定力量來自于從事井下的工人,只有把人作為安全生產的主體,培養人的安全意識,規范人的安全行為,改善人的安全環境,造就人,造福人,才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永恒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