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集團大莊礦位于平頂山礦區西部,1973年10月建成投產,原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服務年限90年。1980年技改后,生產能力達到120萬噸以上。經過近30年的強力開采和200多個小煤窯的亂采濫挖,礦井資源急劇枯竭,2000年起提前進入衰老期。近幾年來零星事故呈多發趨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就發生各類零星事故37起,包括重傷事故2起和輕傷、非傷亡事故35起。通過對往年零星事故多發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防治對策并認真實施,2006年1月份至今大莊礦安全狀況明顯好轉,“構建平安和諧大莊”的目標正逐步實現,這對其他衰老礦井搞好收尾期的安全管理也有很大的借鑒價值。
1 2000年1月~2005年12月零星事故統計分析
(1)零星事故發生時間。事故發生班次統計結果見表1,四點班和零點班發生的零星事故次數基本一樣多,而八點班發生事故次數相對較多;事故發生月份統計結果見表2,其中1、5、6、7、10五個月份發生零星事故較多,占總次數的83.78%,而2、9、12三個月份沒有發生一例事故。
(2)零星事故發生地點。事故發生地點統計結果見表3,可以看出采掘工作面和風機兩巷仍然是零星事故多發地點,占總次數的75.68%。
(3)零星事故類型。按事故性質對零星事故進行分類,統計結果見表4;從中不難看出,各種類型的事故都有發生,其中機電運輸、頂板、放炮、瓦斯事故居多,其它類型的事故也占有32.43%的比例。37起零星事故中有10起三級非傷亡事故,占27.03%;25起輕傷事故,占67.57%;2起重傷事故,占5.41%。
2 零星事故多發的原因分析
2.1客觀原因分析
結合上述事故統計情況,具體分析零星事故多發的客觀原因如下:
(1)受衰老礦井生產系統復雜,采掘戰場分散,巷道變形嚴重,機電設備老化等因素影響,加之日常檢修時間安排在15:00~17:00(八點班、四點班各占1小時),每天八點班都有大量的巷修、機修、運料、監測、巡檢、回收等服務人員入井,導致八點班零星事故次數幾乎占總事故次數的一半,四點班發生事故的頻率比零點班稍高。
(2)衰老礦井回收的大多是邊角煤柱和下分層,采掘戰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煤厚不均、頂板破碎、火成巖侵蝕、兩巷壓力大、小煤窯破壞、自燃發火等問題,采掘工作面及風機兩巷仍然是零星事故的多發地點,占75.68%。
(3)衰老礦井設備多而陳舊,運輸戰線長,轉載點多,管理環節繁雜分散,導致機電運輸事故居多(占24.34%);低瓦斯礦井中存在局部高瓦斯區,疏于嚴細管理,瓦斯超限事故出現4次;采掘工程全部采用放炮工藝,機械化水平低,放炮事故發生幾率比較高(占18.92%);頂板不銹結、套煤柱回采壓力大等因素導致頂板事故占13.51%;隨著礦井的老化,安全的薄弱環節日漸增多,其它性質的事故呈上升趨勢,占3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