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地處魯中丘陵地帶,位于淄博向斜的南部邊緣,主要分布石炭和二疊紀地層,賦存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現有各類礦山企業160余處,富產煤炭、耐火粘土、鋁土、鐵石、白云石、云母和石灰石等礦產,礦山開采具有悠久的歷史,礦山企業作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礦山開采按照開采方式分為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特別是地下生產礦山,受地質因素、開采活動和設施設備損傷等影響,形成大量的事故隱患,比如礦井老空積水、承壓水威脅、瓦斯突出、提升絞車斷繩頓罐和井下火災等,所有這些都嚴重威脅礦工的生命安全。危害因素多,環境條件差,都給我們的安全生產帶來很大困難,本文僅從采礦作業者易于礦工密切相關的環節,來分析存在的主要事故隱患和易發事故類型,并從根本上采取措施,達到消除隱患,實現安全生產。
一、采礦作業中存在的主要事故類型及原因
(一)采場冒頂片幫事故
在采礦作業中,最常見的事故是冒頂片幫,約占采礦作業事故的40%以上。分析該類事故的原因主要是:
1.采礦方法選擇不合理,頂板管理方法不當。
如采場布置方式與礦床地質條件不適應,采場階段太高,礦塊太長,頂幫暴露面積太大,時間過長,加上頂板支護、放頂時間選擇不當,都容易發生冒頂事故。天井、漏斗布置在礦體上盤或切割巷道過寬都容易破壞礦體及圍巖的完整,產生片幫事故。
2.作業人員疏忽大意,檢查不周
根據冒頂傷亡事故分析,只有極小部分的事故是由于較大型冒落引起的,大多數都屬于局部冒落及浮石傷人,且多發生在爆破后1~2小時內。這是因為巖石受爆破的沖擊和震動作用后,有二些發生松動和開裂的巖石,稍受震動或時間一長馬上就會冒落。這時如果正好有人站在下面,將被擊中。所以在放炮后應加強對采場頂幫的檢查和處理。另外,在節假日前后或停工時間較長后,恢復生產時,也應加強對頂幫的檢查和處理。
3.處理浮石操作方法不當
由于處理浮石操作不當所引起的冒頂事故,大多數是因處理前對頂板缺乏全面、細致的檢查,沒有掌握浮石情況而造成的。如操作時撬前面的,后面的冒落;撬左邊的,右邊的冒落;撬小塊的浮石,卻引起大面積冒落等。有時因為操作工人的技術不熟練,處理浮石時站立位置不當,當浮石下來時無法躲避而造成事故。也有一些事故是由于違反操作規程,冒險空頂作業,違章回收支柱而造成的。
4.地質情況變化,自然條件不好
如在采礦體中有小斷層、裂隙、溶洞、軟巖、泥夾層、破碎帶、裂隙水等等,都容易引起冒頂片幫,在開采中要特別注意。
5.地壓活動的影響
有些礦山在開采后對采空區未能及時有效地處理,隨著開采深度不斷增加,礦山的生產區域不同程度地受到采空區地壓活動的影響,容易導致井下采場和巷道發生大面積冒頂片幫事故。
(二)采場塌陷事故
這種事故經常發生在使用留礦法采礦的生產中。如某鐵礦礦石粘結性較強,放礦漏斗上部結拱形成空洞,未及時處理,鑿巖爆破震動使空洞懸拱破壞,采場突然塌陷,使兩名作業人員被埋人礦石中,造成一死一傷。
留礦堆中形成空洞的原因主要有:由于礦體上盤圍巖節理發育,斷層較多,回采易產生大塊礦巖;礦石濕度大,粉礦和夾雜黏土多,易黏結成塊;回采進度太慢,或采場擱置停采,長期沒有放礦;漏斗間距太大;以及落礦后,平場時二次破碎不充分,以致:大塊礦石潛埋于礦堆內,礦房局部發生堵塞,形成空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