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過各級各部門的不斷加強監管、指導,煤礦不斷地加強投入建設,地方煤礦安全質量不斷提高,煤礦事故起數、死亡人數不斷下降,安全形勢明顯好轉。但是,冒頂事故仍時有發生,累計起來,其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占有很大的比重。給煤礦的安全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損失。
一、原因探討
經過分析,發生事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采煤方法落后。煤礦在開采過程中,沒有使用壁式等正規采煤方法。仍采用一些傳統的、原始的采煤方法。導致支護、頂板管理困難。
2、工作面管理技術差。采煤工作面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編制設計方案、規程措施,對工作面支護參數、作業循環、勞動組織作嚴格細致的要求安排。但由于現場管理不到位,一些煤礦的作業人員任意改變支護參數、不嚴格執行操作程序,出現采煤、運輸脫節、人員組織管理渙散等現象。給采煤工作面的生產,留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3、工人操作不熟練。地方煤礦的工人,大部分來自農村,且文化程度低,很多還是文盲。他們大多數是過去的挖煤工、背煤工,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嚴格的從業培訓,流動性大。對井下單體液壓支柱、刮板運輸機等設備非常陌生。對井下支護、回柱、打眼放炮等作業操作程序一知半解,熟練程度不夠、隨意性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違章作業現象的發生。
3、支護材料質量不高,支護強度不夠。地方煤礦原來一直使用傳統的木支護。由于木料的各項指標不一致,在支撐力、使用壽命、支柱回柱方面會帶來很大的問題,給井巷支護、采煤工作的生產留下大量的隱患。現在,大部分煤礦的采煤工作面已經使用了單體液壓支柱支護,但在主井、運輸、回風等巷道,仍采用木支護。
4、工人在處理冒頂區、巷修的過程中,不嚴格執行相關的作業規程和操作程序,不設專人觀山等,導致事故的發生。
5、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煤礦必須配備采煤、通風、機電、地質等專業技術人員。但是由于客觀原因,全國煤炭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地方煤礦更不能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導致煤礦出現了無序開采、無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工程質量不合格、工作面管理混亂等現象,給地方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專業技術人才的大量不足,將是影響地方煤礦健康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
6、煤礦業主認識不足。一些煤礦負責人認為,煤炭生產是高風險行業,出事故是必然的。一年出一兩起頂板事故,死一兩個人也是正常的現象。這種思想,導致在日常的管理中,對一些常 見的隱患,不會引起高度重視,也不會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隱患。最后導致事故的發生。而且,事故發生后,也不會及時吸取教訓。形成事故一次又一次發生的現象,有的煤礦幾乎年年發生頂板事故。
7、“三違”行為導致事故發生。通過分析,其實大部分煤礦事故都是“三違”引發的。煤礦業主為了獲得最大的效益,違章指揮。井下工人由于無安全意識,或為了圖方便、省事,不進行敲邦問頂、冒險蠻干、到采空區偷采煤柱、在更換支護設備、處理冒頂區、巷修的時候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釀成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