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為提高采面上隅角瓦斯抽放效果,在采面上隅角預埋一趟Φ200mm抽放管路(Φ200mm×4m聚乙烯管)用于抽放采空區的瓦斯(詳見附圖《上隅角埋管抽放示意圖》),為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期間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貫徹落實。
二、施工技術措施
1、聚乙烯抽放管路在風巷上隅角處沿走向預埋。
2、預埋聚乙烯管時,要將管子用風筒布吊掛在風巷上幫上,每根管路吊掛不少于四處,距離風巷底板高度不低于1.5m。
3、在第一根抽放管末端處打設四根木點柱支護。并在第一根抽放管末端加設大眼濾網。
4、距抽放管子200mm處打設木點柱或木垛進行支護,木點柱間距0.6m。
5、結合采面回采進度及時續接管路,續接聚乙烯管前準備好螺栓螺帽、密封墊、風筒布等備件。
6、聚乙烯抽放管路法蘭盤處連接時要墊上密封墊,上緊連接螺栓,并將法蘭盤用風筒布包裹。
7、與聚乙烯管路連接的埋吸管要吊掛平直,連接處做到連接牢靠嚴密,防止移動管子過程中拉開。
8、當采空區中聚乙烯管路達到28m時,采空區要用編織袋裝碎煤進行密閉,在密閉時平行于原管路預埋一根聚乙烯抽放管,與原聚乙烯管重疊搭接4m,并在末端加設大眼濾網,外口處用編織袋裝煤進行封閉。
9、密閉后,把埋吸管與原聚乙烯管進行斷開后,將原聚乙烯管進行封閉,將新鋪設的聚乙烯管外口封閉打開,然后連接至埋吸管上進行采空區抽放。
10、預埋聚乙烯管路與埋吸管連接處加設帶放水口的直通,并在該處加設放水器,吊掛聚乙烯管時,將聚乙烯管吊掛為里高外底,以利于放水。
11、采面回采時不留頂煤,要將采面浮煤清凈,防止采空區浮煤自燃。
12、做好采面的上封、下堵工作。下隅角擋風障吊掛嚴實,長度不少于20m,盡量減少漏風,磨損的泡沫磚及時更換,必要時用黃泥封堵;上隅角堅持打封堵墻,封堵墻與風巷上幫成鈍角,當上隅角瓦斯濃度達到0.5%時及時吊掛導風簾處理。
13、每班堅持灑阻化劑,不低于250kg/刀,阻化劑要灑均勻,對于工作面上、下隅角、機尾段要加大劑量。各班班長負責嚴格督促執行,由評估員、瓦檢員現場監督檢查。
14、上、下隅角的錨桿盤、錨索盤按要求進行處理,保證頂板冒落嚴實,減少向采空區的漏風,嚴防煤炭自燃。當上、下隅角頂板破碎時錨桿盤、錨索盤可不予拆卸。
15、按照內因火災預測預報制度,通風部門加強采面上隅角及回風流CH4、CO濃度檢查,在回采期間使用束管檢測系統對上隅角CO進行檢測。通風隊瓦檢員每班在上隅角同一地點檢測三次并向通防調度匯報;專職防火員每周巡回檢查取樣一次,分析化驗結果出報表上報通風科、通風副總、總工程師。
16、瓦斯檢查員攜帶溫度計及CO檢查儀器,每班對上隅角CO至少檢查一次,CO有異常時隨時檢測采面上隅角、回風流及機尾架間的CO濃度及溫度變化,發現CO濃度達到24ppm及以上或溫度達到
35℃及以上的立即向通風調度匯報,通風調度員做好記錄。
17、通風隊專職防火員對在機尾5架架間設溫度和CO檢查點,檢查采空區內溫度和CO變化,每周至少檢查一次采空區內溫度和CO,并進行取樣分析。
三、施工安全措施及質量要求
1、人員施工作業前,要檢查作業地點頂板情況,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和專人觀山制度,及時處理掉活矸和松動的巖體,不能處理時必須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2、吊掛和續接管路時,要安排不少于兩人托抬管子,另外一人吊掛管子,并保證互相配合,口號動作一致,防止管子脫落砸傷人員。
3、打設木點柱或木垛時,兩到三人協同作業,人員要站在支護可靠的地點進行。
4、打設的木點柱要垂直頂、底板,迎山有力,將木點柱上部用鐵絲與頂板錨網連接牢靠。
5、人員在上隅角處施工時要按要求吊掛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
6、人員在上隅角處打設木點柱及木垛等作業前,要由瓦檢員檢查上隅角處的有害其他濃度,符合要求方可進行作業。
7、跟班干部要現場把關,隱患排查處理到位,杜絕違章作業,嚴格落實各項措施。
8、其他未盡事項,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操作規程》和《己15-12050采面作業規程》及其它相關措施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