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努力提高我礦的安全作業環境,我礦根據2013年11月6日貴州煤監局盤江分局會同黔西南州安監局、安龍縣安監局、工特局,并組織專家對我礦進行了“三位一體”聯合執法檢查隱患中,存在井下部分掘進巷道高度、寬度不符合規定,影響正常通風、行人及運輸。經礦部決定對掘進巷道斷面不足地點實施改擴,保證掘進巷道滿足通風、行人及運輸的安全要求,根據我礦實際,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112204掘進巷改擴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學習后執行。具體如下:
一、技術要求及安全措施
1、按照設計規格尺寸對斷面不足地點進行施工,但必須保持原有巷道的方位、坡度,必須遵循由外向里逐架逐段維修改擴原則,并保持巷道清潔度。
2、改擴支護過程中必須對工作地點的電纜、風管、防塵管路及機電設備妥善加予保護,不得損壞。
3、支護材料:本巷道采用錨桿加錨網對巷道進行支護,部分地點用9號礦工鋼加工制作的鋼體支架進行支護,巷道斷面為梯形,由外向里進行改擴作業,改擴后遵照掘進巷作業規程及時進行支護。
4、施工期間,局扇正常運轉時,嚴禁任何人擅自停止局扇運行。
5、必須按規定將瓦斯監測探頭安裝在施工地點,確保施工中的瓦斯跟蹤監控。同時隨巷道的施工進度,不斷延伸作業點的瓦斯探頭位置,保證瓦斯實時監測。
6、每班瓦斯檢查員加強風路管理,確保風筒掉掛平直,做到逢環必掛,接頭要嚴密。嚴禁風筒出現漏風現象,對破損的風筒要及時縫補。
7、瓦斯檢查員要加強掘進迎頭和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巡回檢查,并將數據準確無誤的填寫在瓦斯牌板和手冊上,嚴禁出現瓦斯超限違規作業。
8、若施工中瓦斯出現異常情況時,瓦檢員要及時查找原因,進行處理,若施工中瓦斯出現涌出異常,現場處理不了的,要立即停止作業,并將情況準確的報告給地面調度室。
9、因局扇故障或停電而停風時,瓦斯員要及時將所人有員撤到新鮮風流中,并在巷道口設置柵欄,警示標志。恢復供電啟動局扇前,瓦檢員必須按規定檢查瓦斯濃度,只有在局扇及開關附近1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開啟局部通風機。
10、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地點時,必須將便攜式瓦檢儀,甲烷傳感器必須懸掛在距作業點無風筒側的安全地點,監控作業地點空氣中的瓦斯濃度。
11、撤除原有棚架時,必須先架好臨時支護,防止圍巖受損造成冒落,倒幫堵人或傷人。
12、堅持敲幫問頂制度,及時處理險情,清理好工作后路。
13、架設棚架時,空頂空幫應用背板或圓木填嚴實,支護必須背幫接頂牢固。
14、擴巷盡量使用風鎬作業,如要進行爆破,必須按各種爆破相關規定嚴格遵照執行。
15、輕拿輕放支架,應盡量采用穩妥方法,防止鋼架前傾后仰,不牢固,倒架傷人。
16、校正支架時,不準用大錘或斧頭直接敲打,必須敲打時,應墊木塊等可逆性材料,保護支架不受損壞。
17、改擴工作應具有連續性,每班結束工作前,進行交接班之際,必須對現場進行巡視,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做好現場安全工作,不準帶安全隱患進行交接班。
18、實行安全員跟班作業,管理人員現場指揮作業制度,加強安全巡回檢查力度和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及時掌握工程進度,堅決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原則。
19、強化班前會教育和現場交接班制度,不斷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識,狠抓“三違”,精心施工,確保改擴工程按質,按量,按時完成。
二、臥底安全措施
1、該巷道臥底、清煤工作時,每班必須有管理人員現場負責把關。
2、嚴格按給定的中線進行臥底,臥底后必須確保高度達到1.8米。
3、臥底前,必須先清理好臥底點前后10米范圍內的支護,防止矸石砸落傷人。
4、每班臥底前,必須仔細檢查頂板及兩幫的支護情況,如發現支護失效或頂板有松矸活石時,則必須處理好隱患后才能開始作業。
5、臥底時,必須防止工字鋼棚吊腳,如出現吊腳現象時,必須及時將棚子進行加固,打好頂柱或抬好棚,再更換棚子。
6、該段臥底以風鎬和手鎬為作業方式。如需放炮時,則必須采用淺打眼(眼深不超過1.0),少裝藥(每眼不超過一卷),多次放炮(每次放1-2個炮眼),采用放小炮的形式放炮,嚴禁放大炮。放炮時,必須在所有通往放炮點的地方站好警戒,警戒距離離放炮點不少于120米。放炮時必須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
三、避災路線
水:112204掘進巷→總回風巷→地面
火、瓦斯:112204掘進巷→主井→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