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必要性
???????? 化工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化工生產往往存在著許多潛在的危險因素。任何一項設備隱患、制度缺陷、工作疏忽或個人違章行為,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實際上,一個化工廠從建立到生產出產品。要經過很多環節,包括環境評價、產品和生產裝置的安全性評價等。這些企業雖然表面上可以獲利,但實際會造成各種各樣的隱患。因此,目前國家僅有環保部門和安監部門來進行管理是遠遠不夠的。
???????? 安全生產是化工生產的前提,由于化工生產品中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的物質多,高溫、高壓設備多、工藝復雜、操作要求嚴格,如果管理不當或者生產中出現失誤,就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中毒或者灼傷等事故,影響到生產的正常進行,甚至毀滅整個工廠。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安全的生產基礎,現在化工就不吭能夠健康正常的發展。
???????? 安全生產時化工生產的保障,要充分發揮現代化工生產的優勢,必須實現安全生產,確保生產長期連續、安全的運行。發生事故就會造成企業不能正常運行,影響生產能力,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安全生產是化工生產的關鍵,化工新產品的開發、新產品的試生產必須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否則便不能進入實際生產。
??????? 二.事故產生原因分析
???????? (1) 原料的不穩定性決定事故多。化工企業生產中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應性和毒性決定了易出現火災爆炸及中毒事故的情況。而壓力容器的爆炸及反應物的爆燃,都會產生破壞力極強的沖擊波。
???????? (2) 生產過程事故多?;どa中的副反應、處于臨界狀態或爆炸極限附近的反應都易引發火災事故。
???????? (3) 設備破損引起爆炸泄漏。生產原料的腐蝕、生產壓力的波動、生產流程中的機械振動引起的設備疲勞性損壞以及高溫、深冷等導致的壓力容器破損;設備設計不合理或加工工藝存在缺陷,都易引起事故發生。
????? (4)設備檢修時,由于作業人員對安全的麻痹思想或指揮者的違章指揮,極易引發安全事故。
??? (5)職工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對做操作規程理解不夠全面,巡檢不到位,對存在的安全隱患發現不夠及時,極易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 綜上所述,造成化工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人的過失,上述列舉的事故起因,無不與人相關,事故既然主要由人造成的,那么我們就必須想方設法的去控制事故的發生。
??? 三.預防措施
??? (1) 未雨綢繆。據有關氣象專家預測,今年冬天可能出現寒冬。為此,我們要在總結應對2008年初南方持續冰凍災害經驗基礎上,早安排、早準備、早行動,提前“備課”,不管環境如何變化,手中有“糧”心不慌。首先,制定安全措施要做到嚴之又嚴,絕不能紙上談兵、應付了事。面對裝置罐區改擴建出現的新情況,不到現場一一核實,不到現場作詳細的檢查,而是以“復制”版本為基礎,閉門造車,是“造”不出切合實際的措施的,這樣的措施即使經過層層“審核”、下發到了崗位,也不具備針對性和實用性,對崗位安全生產起不到指導作用。安全措施的“復制”行為,是管理責任缺失、工作應付了事的表現,“復制”一時,禍害一方,隱患不斷,萬萬要不得。其次,準備安全措施要做到細之又細,絕不能馬虎湊合、偷工減料。隱患和不安全行為就好比我們的“敵人”。面敵而戰,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七分謀三分攻,古人說的謀,既有周全的謀略,又包括充足的糧草器械。冬季安全生產措施所需要的“三防”物資、應急技能和設施裝備,必須充足到位,不能有絲毫的差錯。不管“敵人”以什么方式、什么力量出現,都會百戰不殆。再次,落實安全措施要做到扎實牢靠,絕不能走馬觀花、點到為止。梯子平臺出現的隱患,事雖小,卻是人命關天,這類隱患曾付出了血的代價。不管是梯子平臺的虛焊、螺栓的松動,還是生產操作的復核、用火措施的落實,都要我們到現場逐一檢查,才能發現,落實安全措施要有點兒真功夫。因此,我們整改隱患、落實安全措施,做到發現及時、處置果斷、整改迅速。
????? (2) 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一般講,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受高溫、高壓、腐蝕影響,設備材料就會出現性能下降、焊接老化等情況,可能引發壓力容器及管道爆炸事故。此外還要做好生產裝置系統的安全評價。
??? (3)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靈魂,是企業得以有效發展的根本保障。當前,許多企業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有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一方面員工對制度熟視無睹、沒有有效執行;另外,領導一方面大講安全,大談安全,強調安全的重要性,一方面卻玩忽職守、忽視安全。查找其原因不難得出: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安全文化是產生各種矛盾產生的關鍵所在。因此,企業建設有特點的安全文化已刻不容緩。
??? 建設企業安全文化,規范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前提。建立健全完善的、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規范職工的安全行為,才能形成有效的安全體系化管理。另外,必須大力配置有效的安全設施,避免因“物的不安全狀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從人和物著手,建立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和健全完善的設備保障才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最有效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