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化工產品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工業、農業、醫藥、科研等諸多方面,各類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單位也越來越多,但由于這些化學品本身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有毒、有害等特性,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使用等過程中,化學事故發生的頻率也隨之增高,危害越來越大。
一、成因
??? 化學事故泛指一切由化學物質造成的對人員、環境的傷(危)害事故。發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 1 自然原因
??? 自然界的地震、雷擊、洪災等自然災害,都有可能對化工企業造成嚴重的影響和破壞。如1989年8月12日,由于地滾雷襲擊黃島油庫,發生大爆炸,大火延續了近104個小時,導致16名參戰人員犧牲,損失慘重。
??? 2 人為及技術上的原因
??? 2.1 恐怖分子或敵對分子的蓄意破壞
??? 恐怖分子或敵對分子為了達到某種政治或經濟上的目的,利用化學物質人為制造化學事故。如1995年3月5日,日本東京地鐵“沙林”事件,還有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除一些軍事目標被轟炸外,更多的是一些能夠生產次生災害的石油化工等工業設施被轟炸,導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和石油泄漏起火,造成大范圍的環境污染。
??? 2.2 勘測、設計方面存在缺陷
??? 從勘測方面看,由于選址不當造成重要的化工設施建在居民稠密區、地震斷裂帶、易滑地帶、雷擊區、大風帶區等;從生產、儲運方面來看,危險化學品生產車間與倉庫或儲罐(槽)等在布局方面未嚴格執行有關安全技術規范、規定,安全間距不足,或混裝、混運、混存等;從工藝設計上看,易發生跑、冒、滴、漏的設施(設備)質量不符合要求;從防范設施看,防爆炸、防火災、防雷區、防污染等設施不齊全、設置不合理或維護管理不落實等,這些都會增大化學事故發生的幾率。
??? 2.3 設備老化,帶故障運轉
??? 化工生產流程中需要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中間體不少都具有腐蝕性強的特點,設備極易老化、出現故障,使各處管、閥、泵、室、塔、罐發生跑、冒、滴、漏,若發現、搶修不及時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 2.4 違反操作規程
??? 化工單位一般都有較嚴格的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但由于員工麻痹大意、違章操作引起的事故仍時有發生。氫統計,化學事故發生的概率為:生產、儲存占20%,運輸占70%,使用、回收占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