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花爆竹生產、出口國。據不完全統計,現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約7000家,銷售企業約14萬家,從業人員約150萬人,煙花爆竹的產值約120億元人民幣,出口總值約3.4億美元,產量約占世界的75%。煙花爆竹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品,它的生產在滿足民俗需要,發展經濟和出口創匯方面都起了一定作用。然而煙花爆竹作為民用爆炸物品,生產過程從原料到產品都是易燃易爆物質,稍有不慎,便會引起燃燒和爆炸,甚至造成重大傷亡事故。
近年來,該行業發生了許多特大、重大事故,造成了很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主要原因是生產企業存在著不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程和安全規范;生產工藝落后,產品質量差;不重視安全培訓,企業員工業務素質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非法生產經營屢禁不止;缺乏質量安全保障能力等問題。政府監督方面存在著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對事故責任查處打擊不力;少數地方政府“利”字當頭,使煙花爆竹行業無序發展等。由煙花爆竹引起的火災主要是燃放人員缺乏安全意識。
1煙花爆竹事故及其危害
1.1 火災爆炸事故
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該行業重大、特大傷亡事故更是頻繁發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對社會穩定造成不良影響。
2006年5月22日,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南王莊野營村一村民非法生產煙花爆竹,在家中私藏的火藥發生爆炸,導致5人死亡、4人受傷。
2006年5月22日,邯鄲市磁縣陶泉鄉索莊村一非法生產煙花爆竹點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1人受傷。
2006年6月11日,隨著一陣巨響,太和縣大新鎮徐寨行政村馬莊村民組一非法煙花爆竹生產點發生爆炸,造成至少6人死亡、13人受傷的特大事故。
這些血的教訓,給我國的煙花爆竹管理敲響了警鐘。
2煙花爆竹的危害
煙花爆竹帶給人們的不止是血與火。炮藥是黑火藥,其主要成分是硝酸鉀、硫磺和木炭。為了增加鞭炮的響度,炮藥中有時加入了氯酸鉀作為氧化劑,炮藥一經點燃,迅速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氯化鉀,硫化鉀,硫化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氰化鉀。其中硫化鉀,二氧化硫是有毒物質;硫化氫是強刺激性氣體,且毒性較大,一氧化碳可使人窒息中毒;而氰化鉀是劇毒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對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一系列的疾病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春節期間,因腦血管,冠心病急性發作等猝死者大量增加,煙花爆竹所致的污染也是誘發因素之一。煙花爆竹燃放時的爆炸聲可達130分貝以上,遠遠超過人的聽覺范圍和忍耐限度,若在耳邊炸響,往往能造成爆炸性耳聾。國家環保總局曾對武漢、上海、北京等10大城市春節期間的污染情況進行監測,發現燃放煙花爆竹地區的噪音和有毒物質遠遠高于不燃放煙花爆竹的地區。其中個別城市居民區的噪聲高達125分貝,超過了國家標準的2.9倍。此外,每天還新增紙屑垃圾千余噸。而且,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大大超過了國家的標準,對公民身心健康危害極大。
3 煙花爆竹事故產生的原因
3.1 生產方面
3.1.1 不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程和安全規范
早在1990年,國家就頒布了《煙花爆竹勞動安全技術規程》。1993 年,國家發布了《煙花爆竹工廠設計安全規范》。2006年1月21日,國務院第121次常務會議通過《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此外,各省市還建立了許多相關的地方法規和規章制度。近幾年來,盡管各地政府部門都對煙花爆竹企業進行了多次整治,但取得的效果不是十分明顯,很多的煙花爆竹企業仍然達不到國家有關規范的標準,生產企業不具備基本的安全條件。缺乏必要的消防設施,生產設備簡陋,操作方法原始。
另外,很多企業對已有的隱患不進行整改,致使同類事故反復發生。有的明知廠房離居民區不夠安全距離,企業內存在許多不安全隱患,但長期不進行整改。有的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不顧國家的禁令,將禮花彈直徑越做越大,品種越搞越多,使一些煙花爆竹廠已成為軍事意義上的“兵工廠”。
此外,廠房設計不符合安全距離要求。廠區規劃、布局不合理,銷毀場和燃放試驗場不單獨設置,門窗不向外開啟,安全通道不暢,消防設施不健全等現象也比比皆是。這些現象的存在,對于增加爆炸事故的次數、加大事故的破壞程度起了直接的推波助瀾作用。
3.1.2 生產工藝落后,產品質量差
當前,國內生產煙花爆竹的企業大多數生產工藝落后,一些危險性大、必須實行遙控隔離操作的工序只靠手工操作,一旦出現失誤,極易引發惡性爆炸事故。由于沒有嚴格規范的質量控制體系和產品檢驗程序,在生產過程中藥物多裝、少裝、漏裝、倒裝現象時有發生。一些業主為了獲取經濟利益,迎合一些消費者獵新、獵奇的心理,生產國家命令禁止的大劑量、高感度的煙花爆竹。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每年都會對煙花鞭炮市場進行檢查,合格率僅在50%左右。由于產品質量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在燃放過程中,爆竹出現了炸筒、沖筒、倒筒現象,煙花出現炸膛、炮口炸、低空炸、落地炸等現象。同時一些煙花爆竹的引信也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有的引線過短或結構松散或受潮、發霉、破損、燃燒極不穩定。
3.1.3 不重視安全培訓,企業員工業務素質差
煙花爆竹企業的操作人員絕大多數是當地農民,季節性強,人員流動性大,普遍沒有經過技術和安全知識的培訓,安全意識淡薄。“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行為在煙花爆竹企業比較突出。
從業人員素質差。相當多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隨便招收未經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的工人上崗作業。“風險越大,機會越多”,這是流行在當今中國市場經濟年代的口頭禪或生意經,每位從事煙花爆竹行業的經營者都深知風險和機會的這種辯證關系,他們對煙花爆竹業潛伏的巨大危險的認識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受物欲的驅使、利潤的誘惑,加之生產煙花爆竹工藝簡單、國內市場廣泛,一部分人見利忘義,置安全于不顧,把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拋于腦后,大搞煙花爆竹生產。于是,違反操作規程、雇用童工、老人從事危險工序、使用黑色金屬器皿、大劑量大比例配藥,性質相抵觸的原料同庫存放等現象大量出現,而這些現象正是引發爆炸事故的最直接原因,由它們引發的慘劇已是數不勝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