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燃易爆是化工企業生產的顯著特點之一,以某單位為例,生產過程中所用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中,大多數為易燃易爆物質,例如焦爐煤氣、半水煤氣、氫氣、氨、甲醇、甲胺、苯等。生產過程中排放出來的廢氣、廢液也常含有易燃易爆物質。生產過程中所采用的有明火或高溫的設備或裝置數量多,且分布點多面廣。例如在生產裝置中有焦爐、甲烷轉化爐、半水煤氣發生爐、加壓變換爐、氨氧化爐、氨合成塔和尿素合成塔等。另外,在生產裝置中還擁有眾多的電氣設備和照明燈具,它們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放出電熱和電火花,一些有機溶劑介質在設備管道內的流動過程中,也會積累大量的靜電,若不采取措施也會導致靜電放電火花。就當代化工生產的技術水平而言,在生產和檢修作業過程中,還不能完全杜絕一些可燃物料的泄漏或排放,而一些設備檢修作業又常常必須采用明火作業。
??? 由于化工企業生產的上述易燃易爆特點,一旦出現由于安全管理不善、設計不當、操作不慎或設備故障等因素,就有可能導致火災或爆炸事故的發生,其中設備檢修作業中的動火作業又因流動性大、涉及面廣而成為引發火災或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如1977年8月16日該公司造氣車間6號煤氣爐停爐檢修,2名管工和1名電焊工貿然進入燃燒室內進行檢修作業,因事先未辦安全作業許可證,又未進行動火分析,而此時煤氣爐燃燒室內的氧氣含量高達40%以上,故焊工在作業打火時,燃燒室內迅速起火燃燒,造成2死1傷。不少廠礦企業也曾發生過不少類似的事故,不斷給我們敲響警鐘。
??? 根據動火作業的流動性大、作業范圍廣這一實際狀況,筆者認為采取下述一系列的安全對策,就可有效地控制燃燒或爆炸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易燃易爆物質、助燃物質和火源,從而防止火災或爆炸事故的發生。
??? 1 動火作業的專業含義
??? 明確動火作業的專業含義是加強對動火作業安全管理,防止因動火作業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的首要問題。
??? 在安全管理中,凡是動用明火或者可能產生火種的檢修作業都屬于動火作業的范圍。故動火作業包括焊接、切割、熬煉、烘烤、焚燒廢物、噴燈等明火作業外,還應包括作業本身不用明火,但在作業過程中可能產生撞擊火花、磨擦火花、電火花、靜電火花等火種的檢修作業。例如鑿水泥構件、鐵器工具敲擊、電烙鐵錫焊、砂輪打磨工件、電氣高壓試驗、物理探傷作業等。
??? 2 動火作業的分類
??? 動火作業可分為特殊危險動火作業、一級動火作業和二級動火作業三類。
??? (1)特殊危險動火作業,系指在生產運行狀態下的易燃易爆介質生產裝置、儲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別危險場所的動火作業。
??? (2)一級動火作業系指在易燃易爆場所進行的動火作業。
??? (3)二級動火作業系指在火災、爆炸危險性較小的場所進行的動火作業。
??? 3 動火作業區域等級的劃分
??? 為了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可根據生產物料、生產裝置或生產單元發生火災爆炸危險性的大小,以及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后的嚴重程度,將整個生產區域劃為一類動火區、二類動火區和固定動火區三個等級區域,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 (1)一類動火區。通常是指該生產區域內存在較大易燃易爆危險性,在該區域內若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后可造成較大的財產損失和較多的人員傷亡。
??? (2)二類動火區。是指生產區域內存在較小火災或爆炸危險性,若區域內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后,只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和較小的人員傷亡。
??? 二類動火區還可簡單地視為一類動火區和固定動火區范圍以外的生產區域。
??? (3)固定動火區。是指在生產區域內無燃燒或爆炸危險性的區域。設置固定動火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經常需要進行動火作業的車間或單位的檢修作業。在該區域范圍內進行動火作業時,可免去辦理動火作業安全許可證的手續。
??? 固定動火區的設置應由車間或單位提出申請,并應經過公司安全技術部門的審查和公司總工程師的批準。固定動火區的設置還應符合下述安全技術上的要求。
??? (a)固定動火區須設立明顯醒目的標志牌,標志牌上應標明該固定動火區設置的范圍及責任人。
??? (b)固定動火區范圍內,不得堆放任何易燃雜物,并應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
??? (c)固定動火區邊緣距釋放可燃氣體或可燃液體的蒸氣源至少30m以上,距輸送可燃氣體或可燃液體介質的管道等至少15m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