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典型重大事故案例統計資料表明,石油化工產品儲存、運輸的事故幾率是相當高的。
據原勞動部1994年國內外勞動安全衛生典型重大事故案例統計,全國共發生的惡性非炸藥爆炸72起事故中,涉及石油化工產品儲存、運輸的事故27起,占37.5%;20起惡性火災事故中涉及石油化工產品儲存、運輸的事故7起,占35%;重點介紹的5起特大火災事故中,涉及石油化工產品儲存、運輸的事故3起,占60%;資料介紹國外重大火災事故43起中,涉及石油化工產品儲存、運輸的事故29起,占67.40%;發生惡性非炸藥爆炸事故132起,其中涉及石油化工產品儲存、運輸的事故79起,占60%。
根據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安全監督辦公室編制的(石油化工典型事故匯編(1983—1993)》資料,中國石油化工系統10年間共發生重大典型事故47起,涉及石油化工產品儲存、運輸的事故22起,占46.80%;煉油系統共發生各類事故291起,其中儲運部分事故74起,占25.4%;化工系統發生各類事故91起,其中儲運部分事故15起,占16.5%;
事故原因都是與設計不周、施工質量、設備性能、操作失誤、明火控制、靜電火花、雷擊等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有關。
按照已統計的建國后40年來在石油儲運環節發生的各類典型事故案例1563起后發現,75.5%是屬于人為的責任事故。(見表8—3)說明實行科學管理、提高人員素質、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是防止事故發生、減少事故損失非常重要的環節。
事故形態和后果統計表明: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儲運系統事故以及石油化工生產儲運系統事故主要表現為跑、冒、泄漏介質事故和火災爆炸事故,其次是設備和人員傷亡事故,而跑、冒、泄漏介質事故又常常是誘發火災爆炸和人員傷亡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強設備的監控力度,提高操作人員的責任心,減少跑、冒、泄漏介質事故發生,是抑制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儲運過程事故的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