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毒物侵入人體的途徑有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生產條件下的工業毒物,主要通過呼吸道和皮膚侵入人體,從消化道進入的較少,若生產中發生意外事故,毒物才有可能沖入口腔。而生活中毒則以消化道進入為主。
呼吸道侵入
人體肺泡共有表面積90~100m<sup>2</sup>,每天吸入空氣12m<sup>3</sup>,大約15kg。空氣在肺泡內流速慢(接觸時間長),血液豐富而肺泡壁薄,這些都有利于吸收,所以呼吸道是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最重要途徑。在生產環境中,即使空氣中有害物質含量較低,每天也將有一定量的毒物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
由于從鼻腔至肺泡整個呼吸道各部分結構的不同,各部位對毒物的吸收也不同;愈入深入,表面積愈大,停留時間愈長,吸收量愈大。此外,吸收量的大小與固體有毒物質的顆粒及溶解度大小有關。氣態有毒物質的吸收量與肺泡兩側分壓大小,以及呼吸深度、速度、循環速度等有關,而這些因素又與勞動強度有關。環境溫度、濕度、接觸毒物的條件(如同時有溶劑存在),也都能影響吸收量。肺泡內的二氧化碳,可能對增加某些物質的溶解度有影響,從而促進毒物的吸收。
呼吸道侵入
人體肺泡共有表面積90~100m<sup>2</sup>,每天吸入空氣12m<sup>3</sup>,大約15kg。空氣在肺泡內流速慢(接觸時間長),血液豐富而肺泡壁薄,這些都有利于吸收,所以呼吸道是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最重要途徑。在生產環境中,即使空氣中有害物質含量較低,每天也將有一定量的毒物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
由于從鼻腔至肺泡整個呼吸道各部分結構的不同,各部位對毒物的吸收也不同;愈入深入,表面積愈大,停留時間愈長,吸收量愈大。此外,吸收量的大小與固體有毒物質的顆粒及溶解度大小有關。氣態有毒物質的吸收量與肺泡兩側分壓大小,以及呼吸深度、速度、循環速度等有關,而這些因素又與勞動強度有關。環境溫度、濕度、接觸毒物的條件(如同時有溶劑存在),也都能影響吸收量。肺泡內的二氧化碳,可能對增加某些物質的溶解度有影響,從而促進毒物的吸收。
